当前位置: 初中语文 /统编版(部编版) /九年级下册 /第三单元 /10* 唐雎不辱使命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部编版2023-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10《唐雎不辱使命...

更新时间:2024-04-30 浏览次数:1 类型:同步测试
一、基础题
  • 1.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)
    A . 人(guǎ)         色(náo)         敢易(fú)         吴王阖(lǚ) B . (jū)素(gāo) 安君(líng) 以头地(qiāng) C . (jìn) 韩(guī) 专(zhū) 免冠徒(xiǎn) D . 然(fú)         星(huì)         长(guì)         寡人矣(yǔ)
  • 2.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。
    1. (1) 大王加惠
    2. (2) 而君寡人者
    3. (3) 公亦闻天子之怒乎  
    4. (4) 秦王
  • 3. 下列句子中的“之”字意义和用法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( )
    A .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 . 专诸之刺王僚也 C . 皆布衣之士也 D . 今吾以十倍之地
  • 4.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 )
    A . “寡人”是臣民对君主的敬称。 B . 《唐雎不辱使命》一文中,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。 C . “岂直五百里哉?”一句中的“哉”是语气词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呢”。 D . 《战国策》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,共33篇,分国编次。
  • 5. 根据对本课内容的把握,仿照画线句,补写句子。 要求语意连贯,句式一致。

  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畏强权的人:闻一多以无畏之勇,拍案而立;荆轲以豪杰之气,箕踞而骂 。

二、阅读题
  • 6. 阅读[甲][乙]两文,回答问题。

    [甲]秦王谓唐雎曰:“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听寡人,何也?且秦灭韩亡魏,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以君为长者,故不错意也。今吾以十倍之地,请广于君,而君逆寡人者,轻寡人与?”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,虽千里不敢易也,岂直五百里哉?

    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曰:“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对曰:“臣未尝闻也。”秦王曰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唐雎曰:“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尔。”唐雎曰:“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”挺剑而起。

   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谕矣:夫韩、魏灭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”

    (节选自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)

    [乙]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,六月不归,令左右曰:“敢有先言归者,致死不赦。”颜烛趋进谏曰:“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。彼傥有治国者,君且安得乐此海也?”景公援戟将斫之。颜烛趋进,抚衣待之,曰:“君奚不斫也?昔者桀杀关龙逢 , 纣杀王子比干;君之贤,非此二主也;臣之材,亦非此二子也。君奚不斫?以臣参此二人者,不亦可乎?”景公说,遂归,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。 

    (节选自《说苑·正谏》)

    [注]①颜烛趋:春秋时齐人。②傥:倘若,或者。③斫(zhuó):砍。④桀:夏朝末代君王夏桀,相传是个暴君。⑤关龙逢(páng):夏桀之臣,因忠谏夏桀被杀。⑥纣: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,相传是个暴君。⑦比干:商代贵族,因屡次劝谏纣王,被剖心而死。⑧参:同“三”,这里指成为第三人。⑨内:同“纳”,接纳。不内,意思是不让他回国。

    1. (1)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。

      ①以头地尔

      ②景公

      ③中道闻国人不内矣

    2. (2)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   )
      A . 夫专诸刺王僚也  景公援戟将斫 B . 挺剑起  君逆寡人者 C . 有先生也  大易小 D . 仓鹰击殿上  齐景公游海上而乐之
    3. (3) 请用“/”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。(限两处)

      君 乐 治 海 上 不 乐 治 国 而 六 月 不 归

    4. (4)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[甲][乙]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。

     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,岂直五百里哉?

      ②臣之材,亦非此二子也。

    5. (5) [甲]文中的唐雎和[乙]文中的颜烛趋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请根据选文内容,概括两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。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